(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龙泉飞)新华社老师来报社讲课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 心和使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 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改革发展第一线,党员干部要做 担当有为的拓荒牛。
继 续跋山涉水,中国共产党必须准备付 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人民是共 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 最大底气。这个历经苦难辉 煌的政党清晰地认识到,无论是为了 人民幸福,还是实现民族复兴,发展 才是硬道理。这是一个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 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 发展、低碳发展,让人们在享有丰富 物质财富的同时,能遥望星空、看见 青山、闻到花香。成就巨变的,是那些永远不曾改 变的。
在共产党心中,何谓人民?人民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长宁地震灾 区大大小小的安置点上,随处可见的 是帐篷里的临时党支部、党员服务 队,最为醒目的是高高树起的党旗和 党员胸前佩戴的党徽。2017年正在他的养猪产业举步维艰时,博爱家园项目的生计发展资金如及时雨般润泽了他,为他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据悉,博爱家园项目是中国红十字会根植于城乡社区的一个工作平台,以防灾减灾、健康促进、生计发展、人道传播为工作内容,项目涉及硬件建设、生计发展、能力培训、志愿服务等四个方面。和王衍会一样,村民杨成坤也享受到了生计发展资金带来的实惠。本期将全市部分博爱家园项目实施 点的建设情况及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进行报道,以 飨读者。2018年3月,得益博爱家园项目的她乐呵呵地购置了桌椅和厨房用具等,办起了农家乐,仅去年的收入就有8万余元。
如今他400平方米的养猪场内100余头猪每天享受着香喷喷的饭食,健康成长的它们每年为杨成坤家创收3万元以上,守着养殖产业,一家人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同时,依托红十字会工作站在项目村一线开展防灾减灾等10余种知识和技能培训,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2012年,王衍会家就建起了三层楼房,却总是打不开致富门道,平日里靠着丈夫在外务工补贴家用,还得承受偿还建房借款的压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今年37岁的杨成坤长期在外务工,并于2015年返回老家办起了养殖业,但资金短缺成为其发展的瓶颈。针对明子村的实际情况,博爱家园项目于2016年在该村投资60万元建设了780平方米的应急避难场所和154平方米的活动室,并有效开展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和组织村民进行应急培训等软件建设……其中的17万元作为生计发展基金,为群众提供期限两年、每户1~3万元数额不等的免息借款,实现资金滚动循环使用,帮助困难村民发展产业,让全村1186户3722人受益。自2011年以来,在上级红十字会关心和帮助下,永善县共实施了博爱家园项目13个,总投资565万元,修建了避难广场11个,逃生路两条,村活动室5个……明子村就是其中之一。
( 通讯员 杨艳)6月23日一大早,家住永善县溪洛渡镇明子村的王衍会便开始拾掇院落、认真清理餐桌,开门笑脸迎客。没有3万元的启动资金,开这个农家乐我们还真没有底气。说起自家的创业过程,王衍会仍心存感激。以前,没有活动场所时,大家都呆在家里玩,出来的时候很少
柳毅一家2017年通过中国红十字会资助迤那村博爱家园项目领取了1万元生计发展资金,他以自家的土地和生计发展资金入股昭阳区雨春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将土地和资金入股到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引进了五六家苹果种植公司,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他和村里的农户为苹果树拉枝、剪枝,虽然这片果园并不是他自己的,但他常年在这里务工,家里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这里。生计发展资金不仅让农户在土地流转和劳务方面增加收入,还能让农户学习现代苹果种植技术增加经济收入,农户自己种植的苹果还可以借助公司平台销售,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非常感谢红十字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在基地里务工除了务工工资、享受分红外还能学习苹果种植技术,我打算明年在自家地里种植两亩苹果,红十字会资助我的1万元生计发展资金给了我种好苹果的底气。不仅如此,博爱家园项目还为迤那村群众修建了逃生避险广场、博爱活动室、篮球场。建立了社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开展志愿者队伍、防灾减灾、产业发展等培训。谈起苹果种植柳毅非常激动,他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以前种1亩包谷产量在500公斤左右,除去成本1年的收入也只有五六百元,还不算人工成本,现在在基地里打工一天的平均工资有60元左右,到苹果采摘期能达到两三百元。迤那村25组村民小组长陈正榜如是说。昭通苹果品质好、口感好,农户种植的苹果供不应求,他们一点都不担心销路问题,很多农户家的苹果通过网络平台就卖完了。
(来源丨昭通日报6月26日 2版3版 责编:毛利涛)。据昭阳区红十字会赈济救护办主任罗荣兵介绍,博爱家园项目通过设立红十字会生计发展资金,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运作模式支持贫困户滚动发展生产项目资金60万元。
看着一个个快成熟的红苹果,正在修枝的受助农户陈明会高兴得合不拢嘴。迤那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吸引着很多种植大户来投资发展苹果产业。
红十字会资助我的1万元生计发展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我又在基地里打工,现在比起以前种包谷、洋芋,收入还是很不错的。柳毅家住昭阳区苏家院镇迤那村28村民小组,他务工的果园是海升集团现代苹果种植示范基地,他家流转了两亩土地,每年有1600元收入。
像陈明会和柳毅这样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到基地务工,年收入有3万元左右。对全村来说,60万元生计发展资金数额不大,但是增强了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了农户的内生动力。中国红十字会资助迤那村实施博爱家园项目发展苹果产业,为贫困农户找到了增收致富路。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 娟微风拂面,空气清新而透明,一大早柳毅来到离家门口不远的苹果园里劳作。
2017年,博爱家园项目落户迤那村,该项目受益的农户达到70户12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77人。柳毅对苹果种植信心满满。
按照每户1万元分配,农户自愿申请加入合作社,并由合作社将土地和资金入股到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按照每户1万元分配,农户自愿申请加入合作社,并由合作社将土地和资金入股到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生计发展资金不仅让农户在土地流转和劳务方面增加收入,还能让农户学习现代苹果种植技术增加经济收入,农户自己种植的苹果还可以借助公司平台销售,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已引进了五六家苹果种植公司,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迤那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区位优势,吸引着很多种植大户来投资发展苹果产业。非常感谢红十字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在基地里务工除了务工工资、享受分红外还能学习苹果种植技术,我打算明年在自家地里种植两亩苹果,红十字会资助我的1万元生计发展资金给了我种好苹果的底气。昭通苹果品质好、口感好,农户种植的苹果供不应求,他们一点都不担心销路问题,很多农户家的苹果通过网络平台就卖完了。红十字会资助我的1万元生计发展资金入股到合作社,我又在基地里打工,现在比起以前种包谷、洋芋,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迤那村25组村民小组长陈正榜如是说。像陈明会和柳毅这样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到基地务工,年收入有3万元左右。
建立了社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开展志愿者队伍、防灾减灾、产业发展等培训。不仅如此,博爱家园项目还为迤那村群众修建了逃生避险广场、博爱活动室、篮球场。
2017年,博爱家园项目落户迤那村,该项目受益的农户达到70户12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77人。对全村来说,60万元生计发展资金数额不大,但是增强了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了农户的内生动力。
顶: 9踩: 6268
评论专区